腐。颜控。心理学。编剧。

你在追求生活,还是逃离生活?——评《生于一九八四》

整本书的困惑是从毕业之后围绕做什么展开的。

作者的意图很高,不仅仅是找一份工作那么简单。不过我把她的意图降下来一点,谈谈找工作吧。

我一直觉得,一个人做什么样的工作,大概代表了Ta的生活方式。

父母辈,在找工作这件事上,关注Where。

即工作在哪里,进哪家单位。至于孩子具体做什么,他们其实并不那么在乎。在哪里工作,进哪家单位,才是他们的核心关注点。

毕业后相当一部分人,也是关注Where的。

但还有一部分年轻人,在找工作这件事上,更关注What。

即我要做什么。

做什么也分为两种,一种关注背后的利益、前景;一种挖掘兴趣,关注自身潜力和生命意义。

这两者并非完全对立,有很大的交叉成分。

正如关注What的人,也会关注Where。关注Where的人,也会关注What。

主次不同而已。看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么。

我认为一个人追求金钱、追求安全感、追求自尊、追求成长,都是追求,没有高低上下之分。追求生命的意义与追求金钱,没有哪个高尚,哪个卑下。只要这是你的追求。

但生活中,除了追求,还有逃离。

这两者的形式看起来那么相似,以至于常人无法分辨。

小说中逃离的典型,就是女主角的父亲。

看起来很潇洒,去很多国家,做很多不同的工作。但他的核心动力,是逃离过去所犯下的错误。

这让我想起近年来流行的旅行和隐居。

主力人群,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。

但Ta们真的追求漂泊和隐逸吗?

不,其实大部分人是逃避。但Ta们不是逃避过去,而是逃避现在。

逃避世俗化的社会规则、逃避僵化的生活,逃避无意义的工作。

因此有人慕古,有人去了远方。

2010年,我刚毕业时,当下逃避的流行方式,我一样不落地干过。

第一漂泊旅行,第二去寺庙修行,第三,沉浸故纸堆,第四化悲愤为写作。

我觉得生活在别处。

这种逃离,大概持续了三年。

直到高尔基所说的“我的大学”将我逼得无路可逃,我才认真思考自己究竟想做什么。

在一个巨大的打击中,我的直觉选择了心理学。

现在我觉得,在困境中选择心理学,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救赎。

又三年过去。我尝试过做艺术品文案,做心理学杂志。

最终我选择倾听心里的声音,它一直很清楚。

29岁,即将三十而立的年纪,我的工作变成了专职写作。

它最靠近我真正的欲求。

有一种双脚终于踏在大地上的坚实感。

我第一次清楚地感觉到,丈量生活的,不是成功与失败,而是全心参与,并热爱生活这一过程本身。

就像Diana Vreeland说的:"There is only one really good life... And that's the life you know you want and you make it yourself."

评论(3)
热度(4)

© 北北迷妹吖 | Powered by LOFTER